一、海绵城市的定义
海绵城市,顾名思义,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,是一种新型城市给排水管理概念,也可称之为“水弹性城市”。国际通用术语为“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”。
二、海绵城市的提出与发展
2012年4月,在《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》中,“海绵城市”概念首次提出;
2013年12月12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》的讲话中强调:“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,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,建设自然存积、自然渗透、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”。
2014年12月31日,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加强海绵城市建设”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财政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。
2015年10月11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。《指导意见》明确,通过海绵城市建设,能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。
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,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: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,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,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,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使城市既有“面子”,更有“里子”。
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,我国海绵城市建设“时间表”已经明确且“只能往前,不可能往后”。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。确定的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,采用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等措施使70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。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,20%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平方公里的话,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。到2030年,80%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。
三、海绵城市遵循的原则
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,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,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,能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、渗透和净化,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。建设“海绵城市”并不是推倒重来,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,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“减负”和补充,能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,应统筹自然降水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,协调给水、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,并
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。
四、海绵城市的建设方法
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指导意见》中指出,海绵城市的建设应采用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等措施。
“渗”,通过土壤来渗透雨水,这同时也是一种吸纳雨水的过程。它的好处,可以避免地表径流,减少从水泥地面、路面汇集到管网里雨水,可以涵养了地下水,补充地下水的不足,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,还可以改善城市微气候,从国外的经验看,土壤有一定的含水量后,白天可以适当蒸发,能够调节微气候。
“蓄”,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,降雨就只能汇集到一起,形成积水。所以要把降雨蓄起来,蓄也是为了利用,也是为了调蓄和错峰,不然短时间内汇集这么多水到一个地方,就形成了内涝。
“滞”,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。城市内短历时强降雨,对下垫面产生冲击,形成快速径流,积水攒起来就导致内涝。因此,“滞”非常重要,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。
“净”,水应该蓄起来,经过净化处理,然后回用到城市中。
“用”,尽可能利用天上降下来的雨,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,都应该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。应该通过“渗”渗透涵养,通过“蓄”把水留在原地,再通过“净”把水用在原地。
“排”,有些城市就是因为降雨多了,渗透也渗透不了,用也用不了那么多,所以才导致的内涝。这就必须要采取人工措施,把它排掉。
建设海绵城市,首先要扭转观念。传统城市建设模式,处处是硬化路面。每逢大雨,主要依靠管渠、泵站等“灰色”设施来排水,以“快速排除”和“末端集中”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,往往造成逢雨必涝,旱涝急转。根据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》,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、渗水砖、雨水花园、下沉式绿地等“绿色”措施来组织排水,以“慢排缓释”和“源头分散”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,既避免了洪涝,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。
苏州亚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成品排水沟的厂家,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,为社会各界提供高品质树脂混凝土成品排水沟,提升城市排水能力,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。城市化基建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硬化路面,也必须依靠城市排水系统来缓解内涝压力。传统排水系统中的排水沟只是单纯实现“排”,而苏州亚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生产的渗透式成品排水沟,沟体两侧专门设计有渗水孔,沟体中收集了雨水后可通过渗水孔将部分雨水“渗”至土壤中。
海绵城市,顾名思义,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,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“弹性”,下雨时吸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,需要时将蓄存的水“释放”并加以利用,是一种新型城市给排水管理概念,也可称之为“水弹性城市”。国际通用术语为“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”。
二、海绵城市的提出与发展
2012年4月,在《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》中,“海绵城市”概念首次提出;
2013年12月12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》的讲话中强调:“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,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,建设自然存积、自然渗透、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”。
2014年12月31日,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加强海绵城市建设”的讲话精神和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财政部、住房城乡建设部、水利部决定开展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作。
2015年10月11日,国务院办公厅印发《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。《指导意见》明确,通过海绵城市建设,能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。
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,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:统筹城市地上地下建设,再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,启动消除城区重点易涝区段三年行动,推进海绵城市建设,使城市既有“面子”,更有“里子”。
作为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的重要标志,我国海绵城市建设“时间表”已经明确且“只能往前,不可能往后”。全国已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。确定的目标核心是通过海绵城市建设,采用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等措施使70%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。围绕这一目标确定的时间表是到2020年,20%的城市建成区达到这个要求。如果一个城市建成区有100平方公里的话,至少有20平方公里在2020年要达到这个要求。到2030年,80%的城市建成区要达到这个要求。
三、海绵城市遵循的原则
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,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,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,能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、渗透和净化,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。建设“海绵城市”并不是推倒重来,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,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“减负”和补充,能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,应统筹自然降水、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,协调给水、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,并
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。
四、海绵城市的建设方法
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指导意见》中指出,海绵城市的建设应采用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等措施。
“渗”,通过土壤来渗透雨水,这同时也是一种吸纳雨水的过程。它的好处,可以避免地表径流,减少从水泥地面、路面汇集到管网里雨水,可以涵养了地下水,补充地下水的不足,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,还可以改善城市微气候,从国外的经验看,土壤有一定的含水量后,白天可以适当蒸发,能够调节微气候。
“蓄”,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,降雨就只能汇集到一起,形成积水。所以要把降雨蓄起来,蓄也是为了利用,也是为了调蓄和错峰,不然短时间内汇集这么多水到一个地方,就形成了内涝。
“滞”,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。城市内短历时强降雨,对下垫面产生冲击,形成快速径流,积水攒起来就导致内涝。因此,“滞”非常重要,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。
“净”,水应该蓄起来,经过净化处理,然后回用到城市中。
“用”,尽可能利用天上降下来的雨,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,都应该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。应该通过“渗”渗透涵养,通过“蓄”把水留在原地,再通过“净”把水用在原地。
“排”,有些城市就是因为降雨多了,渗透也渗透不了,用也用不了那么多,所以才导致的内涝。这就必须要采取人工措施,把它排掉。
建设海绵城市,首先要扭转观念。传统城市建设模式,处处是硬化路面。每逢大雨,主要依靠管渠、泵站等“灰色”设施来排水,以“快速排除”和“末端集中”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,往往造成逢雨必涝,旱涝急转。根据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》,城市建设将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、渗水砖、雨水花园、下沉式绿地等“绿色”措施来组织排水,以“慢排缓释”和“源头分散”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,既避免了洪涝,又有效的收集了雨水。
苏州亚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生产成品排水沟的厂家,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,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,为社会各界提供高品质树脂混凝土成品排水沟,提升城市排水能力,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。城市化基建中不可避免的需要硬化路面,也必须依靠城市排水系统来缓解内涝压力。传统排水系统中的排水沟只是单纯实现“排”,而苏州亚盟交通设施有限公司生产的渗透式成品排水沟,沟体两侧专门设计有渗水孔,沟体中收集了雨水后可通过渗水孔将部分雨水“渗”至土壤中。
上一个:亚盟树脂混凝土排水沟的特性下一个:排水沟 缝隙式排水沟功能